玄烛是什么意思 拼音应该怎么读

拼音Xuan Zhu
书写
基本解释(1).指月亮。 三国 魏 曹丕 《答繁钦书》:“白日西逝,清风赴闈,罗帷徒袪,玄烛方微。”(2).明察。《北史·李彪传》:“虑周四时者,先皇之茂功也;合契鬼神查看更多

扩展释义

什么是玄烛?

玄烛是古代道教中一种炼丹炉具,由黄铜或黄铜镀金材料制成,形似灯盏,内盛红蜡,烧后发出红光,可代表道家修行中的“炼丹成仙”之旨意。除了在炼丹术中使用,玄烛也常被视为敬神的工具,用于道场、法会等场合。

玄烛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玄烛最早出现在唐代,是道教炼丹术的重要工具之一,后来在宋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普及。尽管玄烛在道教中的地位逐渐下降,但它仍然是一件重要的文化遗产,被后人传承并继续运用于一些道教祭祀活动当中。

玄烛在文学中的应用

玄烛不仅是道教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它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文学创作之中。在唐诗宋词中,玄烛常常被用来象征神秘与神奇。比如唐代李商隐的《夜泊牛渚怀古》中就写道:“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胡虏几人能,羌妇复几家。相看白刃血,不知尺布之贵,刘备败绩清源山,关公割据汉原间,美人如玉随风去,壮士搏金走难还。玄烛欲毁旧堂新造,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中描绘的是历史变迁与文化衰败的情景,而玄烛则代表了新时代的到来与旧时代的衰落。

本文总结:玄烛是古代道教中的一种炼丹工具,在长期的历史中被广泛应用于道教文化和祭祀活动之中。它也被文学创作者使用,作为象征神秘和神奇的重要元素。虽然如今玄烛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它依然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