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墙是什么意思 拼音应该怎么读
![]() | 拼音 | bó lín qiáng |
书写 | 柏林墙 | |
基本解释 | 又称“反法西斯防卫墙”。横贯于柏林市中心的水泥墙。总长度为154千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柏林市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由民主德国管理,苏联派驻军,西部由联邦德国管查看更多 |
扩展释义
什么是柏林墙
柏林墙是德国分裂时期东德政府和苏联军队于1961年兴建的一道混凝土壁垒,用以隔离东柏林和西柏林。这道高大的墙从城市周边开始,缠绕着整个西柏林,并以盘旋的形式绕过东柏林的许多郊区。柏林墙由众多警卫塔、突出的尖刺、电网和灯光夹制完善地建造而成,成为东德当局对其公民进行物理镇压的象征。
柏林墙的背景
柏林墙兴建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二战的末期。战争结束后,德国分裂成四个盟国占领区: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根据盟国协议,柏林成为了四个占领区之间的联络点。但随着冷战的加剧和东西德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德国的分裂日益加深。为了迫使西德国民看清东德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961年8月13日,东德政府开始兴建柏林墙,限制东德公民前往西德,进而扼制德国分裂日益加深的趋势。
柏林墙的解体
柏林墙的存在在国际社会中引起了广泛的不满和谴责,成为了冷战的标志之一。1989年11月9日,德国民众开始在柏林墙周边游行示威,要求墙的拆除。随着东德政府的崩溃,1989年11月底,历史性地宣布开放柏林墙,德国统一的大门随之打开。接下来的几个月,德国政府成功实现了全境统一。如今,柏林墙的遗址上升起了一个纪念馆,用以提醒后人不要忘记这段充满暴力和冷漠的历史。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