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暇给是什么意思 拼音应该怎么读

拼音mù bù xiá jǐ
书写
基本解释ㄇㄨˋ ㄅㄨˋ ㄒㄧㄚˊ ㄐㄧˇ 目不暇给(目不暇給) 美好新奇的事物太多,眼睛来不及看。《四游记·八仙蟠桃大会》:“﹝ 王母 ﹞命开閬苑同游……上窥无极,下彻查看更多

扩展释义

什么是“目不暇给”

“目不暇给”一词出自于《左传·僖公十二年》:“是役也,吾见公孙杵臼之车十有六轴,车非两斧所能制,彼缘险而转也,呼其徒曰:“前有缘险,必欲尔曹助我。”众欲从公孙杵臼之车者六人,杵臼曰:“止,是野夫也,吾能以一筐粟,起彼车。”其弟子奚齐曰:“子无能也。”杵臼行之,果以一筐粟起其车。于是燕人惊而去。是故有望而敬之,有不暇以观之,故曰目不暇给。”意思是看得过目繁杂,记不下来了。

“目不暇给”在生活中的应用

“目不暇给”常用来形容景物或事物的数量、丰富度等过于繁多以至于难以全部看完或处理完。例如,在旅游中会遇到“目不暇给”的美景或景点,让人一时之间难以掌握全部细节;在大规模展览或工作任务中也常常出现此种情况。

“目不暇给”在文学艺术中的体现

“目不暇给”在文学艺术中也有广泛的体现,特别是在描写建筑或景物时。例如明代小说《水浒传》中,描写花园的生动细致,其中“偃月池”、“断碑残垣”等地方的细节描述,给人浓重的视觉印象,使人不禁产生“目不暇给”的感觉。而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中也有“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等婉约清新的描写,让人感到细腻而不简单。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