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更人是什么意思 拼音应该怎么读

拼音Da Geng Ren
书写
基本解释打更人 - 简介 “噔噔噔……天干物燥,小心火烛;锁好门窗,注意防盗!”伴随着棒槌的挥动,阵阵敲击声中,穿着明清古装、手提灯笼的打更人用福州话大声吆喝着。这种场查看更多

扩展释义

什么是打更人?

打更人是古代社会中一种职业,主要指在夜间巡逻、打瞌睡和报时的人。在古代,大部分人无法夜间安心入睡,因为常常会听到一些令人害怕的声音,如狼嚎、鬼哭等。而打更人的工作就是在夜间巡逻,在城市或乡村中走动,并不时地敲打木鱼或摇铃作为报时器,让居民知道当前时间。

打更人的起源与历史

打更人这个职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唐代时期,官府已经聘请大批打更的差役在城市或乡村中巡逻。到了明清时期,由于官府无力照顾城市安全,逐渐被地方政府或富有的民间组织所雇佣,构成了比较完善的打更制度。年龄一般在40-50岁左右的男性,往往是家里面比较有余钱的人来担当这个工作。打更人的工作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初期,直到近代警察制度的建立,打更人才逐渐消失。

打更人的工作内容

打更人的工作通常开始于农历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迎神仪式,他们要开始祭拜土地公和城隍庙。 之后,打更人们就要每天晚上在城市和乡村中轮流巡逻,观察是否有犯人、火灾和其他突发事件。打更人还要不时地用木鱼或摇铃作为报时器,通知别人现在是几点。除夕之夜,打更人们还得参与放炮、铺路等一系列庆祝活动,天亮后才返回家中。打更人的工作非常辛苦,平时要长时间站立、巡逻,晚上又要抵挡严寒寂静的夜空,工作时刻注意安全,确保城镇的安全和秩序。

本文总结:打更人是古代社会中一种职业,主要有夜间巡逻、报时等工作。这个职业由唐代起源,到了明清时期,逐渐被地方政府或民间组织聘请,直到近代警察制度的建立,打更人才逐渐消失。打更人的工作内容非常辛苦,他们要长时间克服严寒、站立、巡逻等工作,以维持城镇的安全和秩序。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