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兵弃甲是什么意思 拼音应该怎么读

拼音yè bīng qì jiǎ
书写
基本解释yè bīng qì jiǎ ㄧㄜˋ ㄅㄧㄥ ㄑㄧˋ ㄐㄧㄚˇ 曳兵弃甲(曳兵棄甲) 拖着兵器,丢掉铠甲。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陈毅 《过汾河平原》诗:“查看更多

扩展释义

什么是曳兵弃甲?

曳兵弃甲是指在战场上将甲胄、盔甲丢掉,只穿平民装束来作战。曳兵弃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术手段,有时候能够取得出人意料的战果。

曳兵弃甲的历史典故

关于曳兵弃甲的历史典故,最为著名的当属三国时期的典故。据说,在赤壁之战期间,曹操的军队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合军打得节节败退。当时,曹操在丢盔弃甲之后,利用曳兵弃甲的方法成功逃脱敌军的追击。

曳兵弃甲的应用场景

曳兵弃甲的应用场景主要是在战术退却的过程中。由于盔甲、甲胄对于行动的限制非常大,如果在撤退的过程中一直穿着这些重装,很容易被敌人追上,而且难以脱身。因此,在撤退的时候丢掉重装,穿上轻便的平民装束,就能够轻轻松松地逃脱敌人的追击。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