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目是什么意思 拼音应该怎么读
![]() | 拼音 | Xu Mu |
书写 | 须目 | |
基本解释 | 胡须和眼睛。《晋书·刘牢之传》:“ 牢之 面紫赤色,鬚目惊人,而沉毅多计画。” |
扩展释义
须目,又称须弥芥子,是佛教中一个非常小的单位,意为比快的速度还快,比小的尺寸还小。具体来说,一指(约为2.5厘米)可以分成十等份,而每一等份又可以分成十等份,最小的一份就是一个须目。以下是对须目的介绍和应用场景的阐述。
什么是须目
须目作为佛教中的一个单位,实际上是非常微小的。一般认为,一个须目的尺寸是等比数列中的第七项,也就是相当于一指长度的1/10000000000。此外,须目还有比其更小的单位,如毫须目、微须目等。
须目的应用场景
由于须目的微小,因此它在佛教中有很多特殊的应用场景。比如,有一种称为“须弥山”的设想,它是将大地上的一切物质都放大到无穷大,然后再用须目的单位来描述。这个设想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佛教中的无限和空性的概念。
须目在佛教中的象征意义
须目在佛教中象征着无限和空性的概念。无限指的是空性,即一切现象都是空的,缺乏自性的。这是佛教中常说的“一切皆空”的概念。而空性本身就是无限的,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类似于须目这种微小的单位。因此,须目在佛教中也具有很高的象征意义。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