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舟是什么意思 拼音应该怎么读

拼音Xu Zhou
书写
基本解释(1).无人驾御的船只。语本《庄子·山木》:“方舟而济於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 宋 司马光 《酬王安之闻罢真率会》诗:“虚舟非有意,飘瓦不须嗔。查看更多

扩展释义

什么是虚舟?

虚舟是一个古代诗词中的形象,是指空寂的小船。它出现在很多诗人笔下,例如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虚舟渡江浦,江花寂寞开。”

虚舟的意义比较多样化:一方面,它代表了孤独、寂寞,特别是那些被流放、离家出走的人;另一方面,它也象征着渴望、追寻,探究未知领域的人,而小船则是他们开始旅程的工具。

虚舟的象征意义

虚舟在古代文学中被广泛地运用,因其隐晦的寓意而备受推崇。它可以被视为“道”、“理”的表征,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这里的“更上一层楼”可以视为是探究世间道理的追求。

虚舟也代表了诗人的心情,有一种跨越障碍、重归故土的梦想,如唐代诗人孟浩然在《登幽州台歌》中所写:“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虚白若履,万籁﹔沈沈风雨,雪片阵阵,﹔依依北风,夹着冰华,﹔仰视时崎岖,俯视时荡瀁。东舍长安,志在西京﹔九州生气恃□□,万里雪飘,蓬莱此时应夜。怀帝阍,感逐臣卒之悲,临别赋之涕泣零如雨。既复入我门,著我执﹔归河汉表,修仙骨。”这里的“虚舟渡江浦”赋予了诗歌一种浪漫唯美的氛围。

虚舟的文化意义

除了诗歌中常常出现外,虚舟还在不少绘画中被描绘出来,如宋朝文人画家董源的《渔舟图》就是以虚舟为主题,画中所绘的隽秀船形寓意颇深,它是董源的文化修养所汇聚的精华,源自xx文化思想和表现形式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高度。

另外,虚舟在现代的文化艺术中也有广泛的运用。例如,香港诗人兼画家徐福记的《虚舟图》、2013年上映的电影《渡灵人》也描绘了一艘虚舟的图像。

虚舟无疑是一个寓意深远的形象,在不同时代的文学、绘画、电影等艺术领域发挥出固有的表现力和文化意义。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