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余成岁是什么意思 拼音应该怎么读
![]() | 拼音 | rùn yú chéng suì |
书写 | 闰余成岁 | |
基本解释 | 地球绕太阳一周需时约365又四分之一天,是实际上的一年,而阴历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却只有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查看更多 |
扩展释义
闰余成岁是什么意思?
闰余成岁是xx农历中设置的一种特殊年份。农历每年的长度大约为355天左右,比阳历的一年要短约10天左右。而闰年则是为了弥补这种差别而设立的。但是,在农历中,每隔七年就还有一个闰月,用来调整农历与太阳历的误差。而每隔19年中,则会有两年出现闰余成岁的情况。
闰余成岁的具体含义
闰余成岁的含义则是指,有些年份并不仅仅需要一个闰月来调整农历与太阳历的误差,而是需要多出来一些时间。这时,就将这些时间统称为“余”,并将这些年份称为“闰余成岁”。
闰余成岁的历史
闰余成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4年,当时汉武帝下令修订了《太初历》,将每19年中的某些年份定为闰余成岁。这种设定方式既能解决农历与太阳历的误差,又能兼顾到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而闰余成岁的设定也一直沿用到了现在。
本文总结
总体来说,闰余成岁是xx农历中的一种特殊年份,用来弥补农历与太阳历之间的差异。每隔19年中,会有两年被称为闰余成岁。这种设定方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而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xx的农历传统中。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