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聋发聩是什么意思 拼音应该怎么读
![]() | 拼音 | zhèn lóng fā kuì |
书写 | 震聋发聩 | |
基本解释 | 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用来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
扩展释义
震聋发聩是什么意思
震聋发聩是一个成语,指的是声响大得能使人耳聋,气势磅礴得使人心悸惊诧的场面。在日常生活中,通常用来描述某些声音、景象非常惊人或让人印象深刻的场景。
震聋发聩的来源及典故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来源于战国时期的齐国。一位齐国的将领与徐州之战中指挥战斗,士兵们临战前互相鼓励,喊着“不到徐州,誓不还乡”的口号。当这句话传到了对面的楚军营中,楚军士兵们听到了这个威风凛凛的口号,都不寒而栗。当时的敌将也被这个嘹亮的口号震醒,不禁为之一振,觉得楚军不可小视。最终,齐国获得了胜利。
震聋发聩的使用场景
震聋发聩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场景非常惊人、令人害怕,例如天空中突然响起了一声巨响,让人抬头望去,只见一架超大型飞机经过。此时,人们会说这个场景是“震聋发聩”的。又比如,在一场演唱会上,歌迷狂热地呼喊着歌手的名字,音乐声震耳欲聋,这也是“震聋发聩”的场景。
震聋发聩与其他成语的区别
虽然“震聋发聩”是一个非常引人注意的成语,但它有时候也会被与其他成语混淆,例如“惊天动地”和“惊天地泣鬼神”。与震聋发聩不同的是,惊天动地强调的是动、天,惊恐中的人、物等,如真切、波斯湾战争等。而“惊天地泣鬼神”则是指震动人心、令人惊愕的场景。两者与“震聋发聩”比起来,稍稍有些不同。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