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倒猢孙散是什么意思 拼音应该怎么读
![]() | 拼音 | shù dǎo hú sūn sàn |
书写 | 树倒猢孙散 | |
基本解释 | 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台,随从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
扩展释义
什么是“树倒猢孙散”?
“树倒猢孙散”是一句成语,形容当领袖、骨干人物、中坚力量离开后,整个团体、组织就像树倒,原本凝聚在一起的人也就散了,失去了凝聚力和战斗力。
成语的起源
“树倒猢孙散”源于明代《徐霞客游记》,徐霞客在游历湖南时,曾经听从当地人建议,到一处风景名胜参观。当地百姓先生告诉他,这里原有大树,树上有许多猢猻(台湾称猴子),大家都爱慕它们,这里热闹非凡。后来大树被风吹倒,猢猻也就四散而逝了。
常用的语境
“树倒猢孙散”常用于形容一个组织失去了核心成员后,整个团体变得无组织无纪律,失去了战斗力和凝聚力。比如,某个公司的创始人离开后,公司陷入困境,各部门不互相协作,公司面临破产的危险,这时就可以用“树倒猢孙散”来形容公司的状况。
另外,这个成语还可以扩展引申到其他领域,比如家庭、团队、xx机构等等。
以上就是关于“树倒猢孙散”的解释,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