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三事变是什么意思 拼音应该怎么读
| 拼音 | bā yī sān shì biàn | |
| 书写 | 八一三事变 | |
| 基本解释 | 也叫淞沪会战。七七事变后,中国军队抗击日军进攻上海的作战。1937年8月9日日军官兵二人驾驶军用汽车企图冲入中国虹桥军用机场寻衅,机场卫兵开枪将其击毙。8月13查看更多 |
扩展释义
什么是八一三事变?
八一三事变,又称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xx侵略军在xx东北的沈阳市策划并实施的一次炸弹袭击,这一事件标志着xx开始了对xx的全面侵略。
事件发展经过
1931年9月18日晚上10时25分,xx关东军在沈阳南满铁路杨树林一带引爆了一个伪装成路基的炸弹,日军事先布置了多个炸弹点,而且务求这种事只对xx人看得到,不让东方人(即日军)看到。接着,日军利用此事为借口,声称xx军队袭击南满铁路,随即乘机占领沈阳。这场“事变”一去不复返,直接导致xx在xx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成为xx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八一三事变对xx的影响
八一三事变给xx人民造成巨大的灾难,xx遭受长达14年的战争洗礼。这场事变的爆发引起了民族的强烈反抗和愤慨,掀起了全国抵日爱国运动高潮,成为了xx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卓嘎姆?顿珠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歌词中反映了八一三事变:“xx那个贼,炸了个大垃圾堆,还诬赖xx打了自己,装出一幅可怜相。自己干的勾当,赖在外人头上。千古永不饶恕,这事我们要记心上。”
国际社会对八一三事变的反应
在八一三事变发生之时,国际社会反应弱化,英美等西方xx没有立即采取任何行动。苏联则采取了关门不管政策,以避免本身也被xx侵略。虽然当时xxxx对xx表示了一定的关心和谴责,但是他们对于追究xx罪行却未能采取有力的行动。由于西方xx的不作为,xx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继续加强其在xx的势力,并最终导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