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罗马帝国是什么意思 拼音应该怎么读

拼音dōng luó mǎ dì guó
书写
基本解释4世纪从 罗马帝国分裂出来的东部帝国。因首都君士坦丁堡建在古希腊殖民城市拜占庭旧址,故又名拜占庭帝国。中国古代史籍称为大秦。国势盛时疆域跨欧、亚、非三洲。145查看更多

扩展释义

东罗马帝国是什么意思?

东罗马帝国,也被称为拜占庭帝国,是罗马帝国在东部的延续,其首都为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存在时间长达近1000年。罗马帝国因兵变、内部矛盾等因素于395年分裂成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其中西罗马帝国在476年被哥特人推翻,而东罗马帝国则一直存在到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

东罗马帝国的历史沿革

东罗马帝国的历史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古典时期(4-7世纪),中期的中世纪时期(8-11世纪),晚期的后期时期(12-15世纪)。其中,早期的古典时期基本继承了拜占庭罗马的xx和文化体系,中期的中世纪时期则经历了阿拉伯帝国和土耳其蛮族的不断侵袭和袭击,但是依旧保持了一定的繁荣和发展。到晚期的后期时期,东罗马帝国的军事、财政和xx危机加剧,这也为奥斯曼土耳其人征服帝国奠定了基础。

东罗马帝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特点

东罗马帝国作为一个极具历史意义的帝国,其社会、经济和文化特点也颇具魅力。在社会方面,帝国分层严格,较为常见的阶层为皇帝、贵族、官吏、军人、小业主、自由公民和农民等,其中官吏是职业规模最大的阶层,其组成集中在来自贵族和自由公民的中上阶层。在经济方面,东罗马帝国的主要经济支柱是农业和贸易,皇帝和贵族均拥有大量的土地和财富。而在文化方面,东罗马帝国艺术和文学方面的成就也非常突出,以马赛克、壁画和诗歌作品为代表,影响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本文总结:东罗马帝国作为十分重要的帝国之一,其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特点也值得探讨和学习。虽然它已经在600多年前灭亡了,但其历史和文化遗产仍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应用。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