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休台是什么意思 拼音应该怎么读
![]() | 拼音 | San Xiu Tai |
书写 | 三休台 | |
基本解释 | 楚 章华台 的异名。 南朝 梁 刘孝绰 《江津寄刘之遴》诗:“经过 一柱观 ,出入 三休臺 。”参见“ 三休 ”。 |
扩展释义
什么是三休台?
三休台是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一座历史悠久的道观,始建于北齐,原名大有观。其名“三休台”源于唐代道士秦履中撰的《静坐三休台志》一书,其中提到“居山半岩之上,有平台三,高丈余,相去十余步,风景殊异,属别篇之一”。“三休台”因此成为了这座道观的通称。
三休台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三休台的历史可追溯到北齐,初为道观,后经多次扩建和修缮,形成了如今的规模。在唐朝,三休台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圣地。历代文人墨客,如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等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诗文。同时,道士们也在这里研习道教经典和修炼内功。
三休台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三休台的建筑风格是以道教文化为基础,融合了xx古代建筑艺术和山水自然之美的特点。整个道观依山而建,主要建筑有大门、天王殿、道德殿、长醮坛、观音殿等,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坐落在道观最高处的三休台。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美景,还可以体验道教文化的深厚内涵。
现状和保护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三休台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历经多次修缮和重建。今天,三休台已成为太原市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胜地。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传承三休台这一历史文化遗产。例如,组织修缮道观建筑,开展文化旅游活动,加强公共教育,提高大众文化素质等。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