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营抱魄是什么意思 拼音应该怎么读

拼音zǎi yíng bào pò
书写
基本解释抱持魂魄。语出《老子》:“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晋 陆云《逸民赋》:“载营抱魄,怀元执一。”参见“载营魄”。查看更多

扩展释义

什么是“载营抱魄”

“载营抱魄”,是古代军队行军时的一种战术。字面意思是指“抱着魄(锄头等工具)赶路、扛着营帐行军”。也就是说,士兵将战具和行军的帐篷等物资挂在身上带着走,以提高行军的效率,迅速向前行进。

“载营抱魄”对军队的意义

“载营抱魄”这种战术在古代军队中被广泛采用,主要是为了加快军队的行进速度。这是因为在行军过程中,如果军队携带的物资太多,不仅会增加军队的行军阻力,而且还会使行进速度减慢,给敌人以可乘之机。

而采用“载营抱魄”之后,军队可以省去搭建帐篷等繁琐的工作,从而在行军中减轻负担,加快速度。而且,如果在行军途中遇到突发状况或敌人袭击,士兵可以迅速取下身上的武器和工具进行抵抗,而不必担心帐篷等物资需要时间进行拆卸和整理。

“载营抱魄”在现代军队中的应用

虽然“载营抱魄”这种战术在现代军队中不再被广泛采用,但是其中的思想却仍然存在并被应用。现代军队在进行行军作战时,更加注重物资的轻量化,并且采取轻装上阵的策略,以提高战斗力和行军速度。

此外,现代军队还会采取科技手段,如运用先进的军用物资、交通工具和通信设备等,来提高行军效率和战斗力。这些技术手段对军队的作战能力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虽然“载营抱魄”这种古代战术已经被淘汰,但是其中的思想和精神却仍然存在,并和现代技术手段结合起来,共同推动着军队的发展和进步。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