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是什么意思 拼音应该怎么读

拼音Zhu Ben
书写
基本解释带有注释的版本。《四库全书总目·经二十·仪礼注疏》:“其书自 元 以前,絶无注本。” 胡适 《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七:“古注本也有被后人妄改了的。”对正文作了注查看更多

扩展释义

什么是注本

注本是一种用于记录某种事物的文书,通常指某一古籍的校勘本。注本起源于我国古代经学,经书乃至其他文献在长期的传抄中,由于手写之误、抄写之盲,往往出现讹误、漏讹、衍补等情况。校勘就是日后编辑根据现存传本,从字形、音韵、结构、语法、理义等方面对原作进行研究、考证,以期恢复纯粹原貌。

注本的种类

注本的种类较多,除了经学,还包括文学、史学、艺术、哲学、科学等领域。根据注释内容的不同,主要分为校勘本、注释本和译注本。校勘本主要记录原著的文字与版本情况,以纠正错误之处。注释本则是在校勘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注释内容,如字形释义、考证疏义等。译注本则包含翻译和注释两个方面,旨在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

注本的重要性

注本对于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有很大的意义。它记录了各种版本的存在情况,能够纠正甚至清除错误,还可以保证原作的传承。此外,注本也提高了读者的阅读体验,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作的含义和历史背景,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和深度。

所以,注本作为一种记录和校正文献错误的重要成果,对于文化和学术的传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历史,理解人文精神,保持文化的传承。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