笾豆有践是什么意思 拼音应该怎么读
![]() | 拼音 | biān dòu yǒu jiàn |
书写 | 笾豆有践 | |
基本解释 | 指古代家庭或社会举办重大的喜庆活动,用竹制器皿放满食品,整齐地排列于活动场所。 |
扩展释义
笾豆有践是什么意思?
“笾豆有践”是指一个人的言行和作为必须与自己的身份地位相符合。这个成语源于《论语》中的一句话:“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去商就是知道。”
成语的典故
这个成语最早的典故源于《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去商就是知道。’”在这个故事中,孔子告诉学生们,一个君子要做到吃饭不贪求饱,住处不贪求安逸,做事要敏捷而言谨慎,这样才能走上正道。他还告诫学生们要远离贪欲和商业活动,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成语的使用
“笾豆有践”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和言论是否合乎其身份和地位。如果一个人说话、做事失当,超越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就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批评他。相反,如果一个人举止大方得体,言行一致,就可以说他“笾豆有践”,表示他是一个有素质、有修养的人。
其他相关成语
与“笾豆有践”类似,还有许多表示修养、素质等方面的成语。例如,“言行一致”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论与行为相符合;“谦虚谨慎”强调一个人做事要谦虚和谨慎;“倡狂扶伤”则表示贬低他人、扶助不当会伤及自己的情况。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