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腹含哺是什么意思 拼音应该怎么读
![]() | 拼音 | gǔ fù hán bǔ |
书写 | 鼓腹含哺 | |
基本解释 | ㄍㄨˇ ㄈㄨˋ ㄏㄢˊ ㄅㄨˇ 鼓腹含哺 同“ 含哺鼓腹 ”。《陈书·世祖纪》:“守宰明加劝课,务急农桑,庶鼓腹含哺,復在兹日。”《说岳全传》第一回:“ 尧 天查看更多 |
扩展释义
什么是鼓腹含哺?
鼓腹含哺是一个古代的典故,指的是一个人饱食之后,把饭菜储存在肚子里,后面可以不用再吃。类比现代的说法,就是“储蓄体力”。
历史典故
关于鼓腹含哺的典故,在《吕氏春秋》、《淮南子》等古籍中都有记载。据《吕氏春秋》中的称,鲁国有个叫孙叔敖的大臣,他在一次宴会上饮酒过度,但却没有像其他宾客一样出现醉态,而是在大家很惊讶的时候笑着说自己已经饱食并储存了部分膳食,这就是“鼓腹含哺”这个典故的起源。
一种保存体力的方式
鼓腹含哺这个典故中的含哺即是指吃的饭菜。可以看出来,“鼓腹含哺”这个词,最初是指一个人可以把食物储存在肚子里,不用在当下时刻消耗它,而在将来需要时再利用食物来消耗自己的能量。
在古代,储存体力、利用所有物资成为许多人自然而然的本能,鼓腹含哺就是这种本能的体现之一。现代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在食物供给方面也变得越来越充足,我们可能已经失去了“鼓腹含哺”的这种本能了。
寓意和启示
鼓腹含哺的寓意值得我们深思,它提醒我们不仅要享受当下生活,还要考虑未来的生活需求,准备好我们日后可能需要的物资和食物。把“鼓腹含哺”这个典故用到现代上,就是我们要思考物尽其用,避免浪费。
鼓腹含哺的启示之一是,我们需要抵制奢侈浪费的现象,珍惜残羹剩菜,创造条件利用剩饭剩菜来为将来储备能量做好准备。
第三、我们也可以使用这个典故来激励自己节约能量和减少浪费,足够早睡早起以达到健康生活的标准,而不是依靠能量饮料或激烈的运动方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