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圆子是什么意思 拼音应该怎么读
![]() | 拼音 | Fu Yuan Zi |
书写 | 浮圆子 | |
基本解释 | 即汤圆。煮熟即上浮,故名。又名汤团、粉果。 宋 周必大 《元宵煮浮圆子》诗序:“元宵煮食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坐閒成四韵。”查看更多 |
扩展释义
什么是浮圆子?
浮圆子又称“麻圆子”、“磨圆子”,是一种广东传统甜点。它的外形像一个小球,色泽红润,皮薄馅饱,采用糯米粉和绿豆沙、红豆沙、芝麻馅等做成的。
浮圆子的历史
浮圆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当时广东南雄县有一个叫陈缙的人,他家里用地充足,喜欢种植芝麻和绿豆,因此在制作糕点时就特别喜欢用这两种食材。后来他试着把糯米粉和芝麻、绿豆沙融合在一起制作出一种类似圆球状的点心,这就是浮圆子了。
浮圆子的特点
浮圆子制作精细,口感软糯甜润,在广东民间有着“浮圆归意好,周友同闺中”这句民谣。浮圆子有很多的口味,常见的是芝麻馅、绿豆馅、红豆馅。浮圆子口感细腻,口味浓郁,外皮柔韧,内馅香甜,让人回味无穷。
小编本文总结了一下,浮圆子是广东民间经典的传统甜品之一,以其饱满的内馅,柔软的外皮,得到了广东人们的喜爱,成为了广东茶点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