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尔指数是什么意思 拼音应该怎么读

拼音Mi Xie Er Zhi Shu
书写
基本解释据最新一期的《哈佛商业评论》杂志报道,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戴维·叶尔马克教授发现,时尚界存在“米歇尔效应”。据统计,2008年11月到2009年12月间,米查看更多

扩展释义

什么是米歇尔指数?

米歇尔指数是一种用于衡量文献引用集中度的指标,也叫作文献集中度指数或者文献超集中度指数。它是由法国数学家米歇尔在1911年发明的,用于研究科学文献引用集中度的规律,被广泛应用于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中。

米歇尔指数是如何计算的?

米歇尔指数的计算方法很简单,就是按照文献被引用的次数从大到小排序,设序号为k的文献被引用了k次,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H=k(k+1)/(2∑Ri)

其中H表示米歇尔指数,Ri表示排名为i的文献引用次数占总引用次数之和的百分比,∑表示总引用次数之和。米歇尔指数越高,表明文献集中度越高。

米歇尔指数的应用范围

米歇尔指数被广泛应用于学术论文、期刊杂志、图书等文献的引用分析和评价。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研究热点和趋势,评价学术成果的影响力和质量,并用于学术评价、基金资助申请、科技政策制定等方面,对于推动科研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小结

米歇尔指数是一种用于衡量文献引用集中度的指标,通过文献被引用的次数从大到小排序来计算,越高表示文献集中度越高。它被广泛应用于学术论文、期刊杂志、图书等文献的引用分析和评价,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价值。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