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石疽是什么意思 拼音应该怎么读

拼音xià shí jū
书写
基本解释外科病症名。

扩展释义

什么是下石疽?

下石疽,又称痈疽、蜂窝组织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皮肤感染病。在皮下形成大肿块,并有强烈的疼痛和局部红肿热痛的症状。下石疽是一种常见的感染病,通常发生在皮肤损伤或者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

下石疽的症状和诊断

下石疽的发病部位通常在皮下组织深处,形成一个硬的肿块。该处通常的症状为明显的疼痛、红肿热痛、发热、寒战等症状。在肿块周围也可见到较广泛的红肿和浸润,压痛很明显。诊断下石疽需要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通常需要采集患处分泌物进行培养和鉴定病原体,以确定感染原因和药物敏感性。

下石疽的治疗方法

下石疽的治疗需要针对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通常需要注射抗生素以加快治疗效果。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发热等症状。治疗期间需要休息,保持患处清洁卫生,避免穿紧身衣物,以避免刺激和压迫。治疗期间应该遵从医生的建议,避免自我治疗和滥用抗生素。

如何预防下石疽的发生

下石疽的预防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和加强身体免疫力。保持皮肤清洁、保湿,及时处理皮肤创口以避免感染。避免在公共场合赤脚行走,加强锻炼,保持心情愉快,合理饮食,提高身体免疫力。对于高危人群或具有特殊职业的人群,可以进行相关的预防措施,如穿着防护服,接种疫苗等等。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