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命不受辞是什么意思 拼音应该怎么读

拼音Shou Ming Bu Shou Ci
书写
基本解释只接受上级布置的任务,而如何完成则不受上级指令的约束。《公羊传·庄公十九年》:“聘礼,大夫受命不受辞,出竟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者,则专之可也。”《晋书·周浚传》查看更多

扩展释义

什么是“受命不受辞”

“受命不受辞”,是指在一定的职责范围内,接受xx的指示或委任后,必须履行任务,不得推脱或辞职的承诺。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或障碍,都不能选择退缩或放弃。这是一种态度和精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准则。

“受命不受辞”的来源

“受命不受辞”这个词语源于《论语》中的一句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然寡(guǎ)人不志(zhì)满,无(wú)以为也(yě)矣。 求(qiú)之不得,因(yīn)之不由,掇(duō)之不得,奚(xī)焉得(dé)而求之!子曰:‘山有木匠,斯(sī)之(zhī)言(yán):不斫(zhuó)枝,不杈(chā)叶,其(qí)何以为?’”组成的。这句话启示我们要有追求无限的知识,但不应该逾越自己的能力范围,同时也要在有限的能力范围内不断追求进步。

“受命不受辞”的意义

“受命不受辞”是一种职业精神和态度,体现了对职责、任务和使命的承担和履行,具有较高的责任感和自律性。一个人能够在遇到困难或挑战时不放弃,始终坚持履行职责,维护组织和个人形象,就能提高自己的贡献和信誉度,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人的动力和信心。

在工作中,“受命不受辞”也是一种担当的表现。任职者应该主动接受xx的委任和任务,尽心尽职,而不是推卸责任、找借口或辞职。因为辞职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找工作、适应环境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对自己和组织都是一种损失。

“受命不受辞”的引申意义

“受命不受辞”也可以引申为一种道德规范和义务债务的重要体现。作为一个有责任、有良知的人,应该懂得自己的内心和外在世界的需要,并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不辜负自己和别人的期望。在生活中,这种责任感和尽责精神可以体现在:维护公共秩序、捍卫社会正义、尊重原则与契约,以及爱护家庭、尊重父母等方面。

本文本文总结,“受命不受辞”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个人修养和素质的重要体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只有始终保持这种精神,才能孕育出真正的英雄和领袖,创造出真正的辉煌和伟大。

0
分享到